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智齿就像一个多余的口腔“零件”。 如果只是多余无害也就罢了,可它偏偏“不安分”,不仅会招来无故疼痛,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不少人抱着“忍忍就不疼了”的心态,将拔牙日程一拖再拖,却让整个口腔饱受其害。
01 智齿是什么?
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上下左右各一的四颗第三磨牙。大多数智齿都在 20 岁左右时开始萌出,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接近成熟,于是被看作是智慧到来的象征,故称它为智齿。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由于食物不断精细化,颌骨逐渐退化变窄,导致智齿的生长空间不足,从小到大都被挤着,以致生长方向歪斜或水平生长,即所谓“阻生牙”。不少人的智齿会出现种种问题:智齿畸形,过大或过小;智齿萌出位置异常,偏向颊侧、舌侧或斜向前方;先天缺失智齿,没有长齐4颗。对于智齿要不要拔这个问题,想必大家一定会有这样的疑问,智齿长出来了,但是一点也不疼,这样也要拔吗?
02 智齿该不该拔?
大多数情况下,智齿的存在都是不利于我们的口腔健康的,即使你的智齿没有疼过。如果你的智齿出现以下情况,视界贝科专业口腔医生也建议把它拔掉!
挤压邻牙
如果智齿萌发空间不足,就会挤压邻牙的生长空间,造成塞牙,导致邻牙龋坏或者牙槽骨吸收。 时间久了,就会把健康的邻牙顶坏,到时候不仅要拔智齿,还要补邻牙。
智齿被蛀
当智齿出现比较深的龋坏(也就是俗称的虫牙、蛀牙),或位置不正、窝洞发生在牙齿邻面、位置较深等情况时,可能会引发神经痛、牙髓炎。
上下智齿不配对
这种情况下,对侧智齿没有萌出或已拔出,没有相抗衡的智齿来对咬的话,有时会发生智齿过度萌发伸长现象,甚至过分到直接咬在对侧牙龈上,反反复复咬破牙床子,严重影响咬合。因此有隐患的智齿,建议拔除比较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