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自然脱落,恒牙随后逐渐萌出,这是小朋友长到六七岁时必然要经历的一个换牙过程。可如今,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出现换牙“程序”有点错乱的问题,还没等乳牙“下岗”恒牙就迫不及待“上岗”,从幼儿园到小学比比皆是......在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恒牙萌出,乳牙滞留,孩子长出了“双排牙”。今天,小贝就来讲解一下关于双排牙的那些事儿。
1、双排牙是怎么形成的?
儿童换牙期,乳牙脱落和恒牙萌出关系十分密切。孩子六七岁时,乳牙就已经基本完成使命,自动脱落,随后恒牙逐渐萌出。但是,有些孩子恒牙已经长出来了,而相应的乳牙却迟迟不肯“退位让贤”,恒牙被迫“委曲求全”,从后面萌出,形成一前一后双排牙。在口腔医学中,这种情况被称为乳牙滞留。
2、双排牙形成的原因
(1)营养过剩。营养供给好,牙胚发育早,乳牙没脱落时,恒牙等不及就冒头了。
(2)饮食精细。食物过于松软、精细,乳牙牙根未得到充分的刺激和锻炼,和牙槽骨紧密相连,不易脱落。
(3)乳牙病变。乳牙出现龋坏,情况严重时会造成乳牙根吸收障碍,造成乳牙不能及时脱落。
3、双排牙的危害
孩子出现双排牙,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可诱发其他问题。
(1)导致新生恒牙萌出异常,对孩子颌骨发育、咀嚼功能、面部美观造成影响。上颌的乳牙滞留,最有可能会造成反颌,也就是俗话说的“地包天”,而下颌最常见的就是牙齿排列不齐。
(2)不利于牙齿清洁,牙齿间滞留的食物残渣,容易形成牙垢和牙结石,导致口臭。
(3)可能诱发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口腔炎症性疾病。
(4)如果产生炎症,局部含有细菌微生物的慢性炎症病灶,其中的细菌及其毒素通过血管及淋巴管被带到其他器官和组织,当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时,一些远离患牙的组织器官也可能发生病变。
4、孩子出现双排牙,家长应该怎么做?
如果孩子长出“双排牙”,家长可先自行查看乳牙松动程度,如果乳牙是活动的,可以等其自行脱落或者促进其脱落,平时可以啃些玉米、苹果等硬的东西。如果是牢固不动的,为避免长时间不掉,导致恒牙不齐,不美观,发生牙周炎等问题,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拔除。
5、从源头杜绝双排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定期检查
家长们在孩子换牙期间,应该要检查好乳牙以及恒牙的情况,乳牙松动后要多加注意乳牙长出的位置,检查恒牙是否长在乳牙一侧。
(2)改掉舔牙齿的习惯
很多孩子在换牙的阶段都喜欢用舌头舔松动的乳牙或者新长出来的恒牙,这样就会使牙齿之间出现缝隙,从而导致双层牙的出现。所以孩子在换牙的时候要改掉舔牙齿的习惯,以免引起双排牙的出现。
(3)加强口腔卫生,防龋齿
注重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及早防治龋病,有些父母认为为乳牙迟早都需要脱落的,并不会对恒牙造成影响。其实乳牙龋坏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会对恒牙的生长带来很严重的影响,甚至会使恒牙出现畸形。
(4)加强咀嚼锻炼
咀嚼不仅可以加快食物的消化,而且还会对牙齿的生长和颌骨造成一定的刺激作用。平时可以给孩子多吃一些粗粮和坚果,加强咀嚼刺激作用。尤其是换牙期间,硬食不仅可以帮助牙颌向正常方向生长,而且有助于乳牙牙根的吸收。
小贝提醒,乳牙健康是恒牙健康的基础,因此孩子的乳牙健康也需要倍加呵护,如您家孩子的牙齿出现滞留等情况,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要注意多观察、及时咨询医生、及时就医!